时间: 2023-03-21 08:56:41 来源:雅安日报
市人民医院icu团队部分医护人员
今年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前夕,全国妇联发布《关于表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全国巾帼文明岗、全国巾帼建功标兵、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决定》。雅安市人民医院(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)(以下简称:市人民医院)重症医学科(icu)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。
icu是一个危重病集中救治的,以医务人员为主体,以医疗设备为保障,以连续监测治疗为手段的场所。在icu工作多年的市人民医院icu主任杨敏一心想把科室建成医院救治重症病人的综合性平台,成为联结各学科的桥梁和纽带。
应对新冠疫情、参与抗震救灾、救治新冠病毒感染病患……面对一次又一次急难险重救治任务,市人民医院icu医护人员一直冲锋在前,与死神角逐、为生命守门。科室共有62名医护人员,其中女医生和女护士54名,女性医护工作者占近90%。
组织学习新医疗器械的使用
抗击病毒感染
用爱托起生命的希望
3月17日,虽然离新冠病毒感染病患爆发式增长已过去近两个月,杨敏回忆起icu当时的情况,内心依然感慨万千。
去年12月29日,市人民医院icu正式从城后路院区搬到大兴院区,当时科室病房只有17张床位,但是已收治20多名危重患者,还在持续不断协调加床。“icu病房接收的病人都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危重症病人,最多的时候,收治了45名病人。”市人民医院icu护士长李雪琴说。
icu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,但患者病情随时会发生变化,需要家属能够到场进行沟通或签字,许多家属就在icu病区的走廊上等消息。
当时,icu所有医护人员都相继感染,杨敏是科室里最后一个感染的医护人员。
在市人民医院icu,争分夺秒与死神抢夺生命的大战随时都在进行。
“嘟嘟嘟……”“嘟嘟嘟……”icu病房内,监护仪不时发出的提示音和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,加重了空气中的压抑感,每名医护人员都步履匆匆。
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下,icu扛起了救治危重症病人最艰难的一环。
市人民医院将保重症作为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病患工作的重点之一,全院抽调医生、护士近30人支援icu,参加危重症患者救治培训。
在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来临之前,有着19年icu工作经验的杨敏提前做了一项准备。“杨主任让我提前备了足够的物资,解决了救治病人急需的物资问题。”李雪琴说,由于杨敏超前的预判,有效保障了科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“医护人员都发着高烧,患者病情瞬息万变,最初的情况真让人泄气。”杨敏说。
针对病人治疗效果,杨敏调整治疗方案,特别是药物资源调配上,把有限的药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。“有些药物比较紧缺,医院就调整为零地买。”杨敏说。
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刚过去,迎来了春节。
春节前夕,两名24岁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重症患者成功转出icu。之后,陆续又有多名老年患者病情减轻,转入其他科室。
看到病人陆续转到普通病房,大家又找到了信心。“这对于每一名icu的医护人员来说,无疑是最好的新年礼物。”杨敏说,当新年钟声敲响,远处传来爆竹的声响,而icu病房内依然和往常一样,除了换药和处理病人的医护人员外,值守的护士时刻注视着监护仪的变化。
“好多年没回过老家了,今年干脆把父母接到雅安过年。” icu医生周南君老家在广西,因为春节值守,几乎没有时间回家,于是将父母接到了身边。
“从新冠病毒感染上升开始,我们科里没有一个医护人员请假,一直坚守岗位。”杨敏说,像周南君一样的医护人员,在icu有很多。
“我连续三年都是除夕上班,轮到了就坚守。”从急诊到icu培训的护士何佳说。
越是艰难,越是坚守一线,icu医护人员时刻守护每一名患者的平安,用爱坚守生死阵地的最前沿。
科室开展业务技能培训
搭建纽带平台
用ecmo跨越生命的鸿沟
“许多手术非常成功,但病人却过不了icu这一关”、“有些是外科病人,但往往最致命的却是内科疾病”……杨敏作为市人民医院icu主任,一直致力于把icu建成一个联系各学科的平台,一方面为大手术提供支持,另一方面提升抢救危重患者的综合水平。
“曾经,生与死之间,是一颗心脏跳动的距离;如今,生与死还有一个ecmo的距离。”杨敏说。
ecmo,体外膜肺,在心肺功能衰竭时替代心脏和肺支撑生命,现已成为与死神赛跑、挽救生命的医疗重器。“ecmo让患者有了一次生的希望。”杨敏说。
2019年3月17日23时30分左右,一辆小车开进市人民医院停车场。患者魏英(化名)被丈夫扶着下了车,向急诊科走去,大约走了70步,魏英便昏倒在地。
无呼吸、无心跳、无脉搏,麻醉科医护人员马上对其进行气管插管,呼吸机辅助通气;急诊科护士娴熟地建立静脉通道,推注强心药,安置胸外心脏按压机,保证按压效果。
10分钟、20分钟、30分钟……看着时间慢慢过去,抢救室外的走廊上,魏英的丈夫和母亲犹如热锅上的蚂蚁。
魏英只有28岁,是两个孩子的母亲,大女儿6岁,小女儿还不到6个月。抢救一直没有停止。通过呼吸导管,粉红色的气泡涌了出来,病人依然没有心跳。
“只要有1%的希望,我们都会尽100%的努力。”杨敏说,心脏按压了一个半小时,医护人员始终没有放弃。
“如果按照常规抢救,病人肯定活不了。”科室ecmo小组长席娟说。在生死一线之际,杨敏认为患者有ecmo的指征,必须改变常规治疗方法,和家属商量进行最后一搏——上ecmo。
杨敏、席娟等ecmo团队立即参与抢救工作。
能不能撤掉呼吸机和ecmo?什么时候撤掉最合适?每天,医院各科专家都要对魏英的情况进行评估。在科室ecmo救治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魏英成为市人民医院第一个使用ecmo救治并取得成功的病人。
2021年,李雪琴从儿科护士长的岗位调任icu护士长,在众多护士长人选中,杨敏最终选择了她。“因为icu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战斗组,每一个组就是一个模块,每一个模块都能独立完成救治任务,我需要一名管理人员,能够把每一个模块联结在一起的人才。”杨敏说。
icu自成立以来,美国“国际医疗服务机构”多次选派多个国家的医学专家到医院进行技术指导,icu医师、护士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。
crrt(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,是一组体外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,是所有连续、慢清除水分和溶质治疗方式的总称)模块、ecmo模块……“2022年,市人民医院ecmo救治的病人达11人,ecmo让患者又多了一次生的机会。”杨敏说。
icu地震病人治疗和护理团队与地震伤员合影
救治地震伤员
用44天创造生命奇迹
“9·5”泸定地震发生后,市人民医院立即启动医疗救援应急预案,按照集中伤员、集中专家、集中资源、集中救治的原则,展开救援工作,全力以赴护佑生命。
2022年9月5日23时42分,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外,icu、神经外科、胸外科、急诊科等科室医生正在焦急等待。
10分钟后,第一名从石棉转出的地震重伤员牟大友(化名)将抵达市人民医院。
换呼吸机、换液体、安监护仪……23时52分,当载着牟大友的救护车在急诊科门口刚停下,医生、护士便有序进行救治工作。2分钟后,牟大友从急诊科转出,进一步进行身体检查;10分钟后,牟大友转入icu治疗……
“71岁的牟大友是严重复合伤,重型颅脑伤和胸部损伤,已气管插管,请神经外科、胸外科、icu做好充分准备,联合会诊抢救。”杨敏说,牟大友是“9·5”泸定地震icu收治的第一个危重病人。
按照相关安排,“9·5”泸定地震中的重伤员转至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。
2022年9月6日0时40分,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副教授胡钦胜、神经外科副教授郑峻、重症医学科副教授傅敏、护理专业组组长吴孝文组成的华西地震救治专家团队抵达雅安。
专家们直奔市人民医院icu,对重症伤员情况进行全面诊断,并提出建议和治疗方案。
6日11时30分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紧急连线市人民医院,进行“9·5”泸定地震重症伤员的5g远程会诊。
“我们总共收治了12名地震重症病人,其中牟大友和白玛(化名)伤情最重。”从入院开始,牟大友一直处于昏迷状态,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、医务科科长车光耀和杨敏等,与专家团队进行伤员会诊。
在华西专家的指导下,为伤员制定“一患一策”,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治。市人民医院icu也成立了1个地震护理小组和2个地震医疗小组,负责管理地震病人。
“每天9时,华西专家组就要对每一个地震重症病人进行会诊。”为了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,icu医护人员每天7时30分之前就要完成各项检查工作,为专家们会诊提供详实的依据,保证病人连续性治疗。“有些地震伤员的病情会延迟,如果不随时观察和检查,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。”杨敏说。
白玛是脾脏破裂的一名地震伤员,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,获救后,立即从泸定转送至市人民医院icu。白玛的女儿也是一名医护人员,儿子是一名消防队员。因为白玛伤情严重,加上她的儿女都在一线参与抗震救灾,给杨敏、李雪琴等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经多科会诊,昏迷多时的牟大友存在闭合性颅脑损伤特重型、弥漫性轴索损伤等头部、胸部出血、积血的情况,以及全身多处骨折、软组织擦挫伤。
在国家级重症专家及华西医疗支援队的指导下,以市人民医院icu病房为中心,调用本科室一切力量,全力救治地震危重症患者。经过icu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,12例地震灾区危重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,成功转出icu。
牟大友在昏迷10多天后苏醒,在icu住院44天后转入普通病房。
“只要有一线希望,我们都会付出百倍的努力。”杨敏说,在救治地震伤员中,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在奋力争取接诊伤员“0死亡”的目标。
坚守生命防线
用行动兑现医者诺言
频繁地检查、记录病情变化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……icu病房内似乎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,医护人员手里的工作一刻不停。
“到icu工作以来,几乎很少能准时下班。”初到icu,李雪琴感觉大家都很忙,并且工作也很难,即便凌晨两三点,只要科室有需要,大家都会立刻赶来帮忙。“虽然是管理岗位,但是自身业务也必须要过硬。”李雪琴说,因为大家的业务都很过硬,所以对她来说,这也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。
“干不动的时候就哭,哭过了又继续干,总会把工作干在前面。”从城后路院区搬到大兴院区,杨敏几乎很少过问细节问题,李雪琴就像icu的“后勤部长”,把保障工作做到极致。“我从来不怀疑当初选择她来icu当护士长的决定,实践证明,当初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。”谈起李雪琴哭鼻子的事,杨敏坚信,自己选了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做助手。
刚搬到大兴院区时,icu水电出现一些小问题。“总务科科长周磊一直坚持在现场处理,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。”杨敏说,icu的需求,医院各科都会全力满足。
由于前期杨敏和李雪琴及时发现问题,在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时期,icu充分保证了重症患者吸氧等治疗需要。
从2019年新冠疫情开始,icu全科医护人员一直积极应对,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。其间,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感染科,诊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,患者均康复出院,长时间医疗保障多个疫苗接种点,2020年2月9日至3月17日,icu派出原icu副护士长李娟奔赴战“疫”一线武汉,作为医疗队长,李娟带领雅安援鄂医护队人员,在抗“疫”最前沿英勇奋战。
从1992年市人民医院icu成立至今,一路走来,一代又一代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兑现救死扶伤的诺言,在一次次危重病人救治中,与死神角逐、为生命守门。如今,市人民医院icu已经成为市级优秀科室和重点专科。
近三年来,市人民医院icu医护人员不断进取,多次完成疫情期间援助任务,参加抗震救灾,积极挽救患者的生命,先后荣获市人民医院2019年度“护理综合管理三等奖”及“先进集体”称号;2021年度获得“护理质量管理及护理专项质量改善优秀奖”;多次被评为季度“优质服务窗口”,获得广大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。
本报记者 周代庆
审稿:程普 白雨锶
责任编辑:郭涵
来源:雅安日报 日期: 2023-03-21 08:56:41
编辑:郭涵
北纬网 凯发k8官网登录vip的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: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(18980172300)律师
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yarbs#beiww.com(请将#替换为@) 举报电话:0835-2350262 17781610663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-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