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0-08-08 08:35:16 来源:雅安日报
向前/文
今年6月,雅安市委宣传部邀请何一民、杨世文、段渝等三位省级专家对“雅安”之名由来作了进一步研究论证。
三位专家均否定了“离崖”“五头牦牛”“牦牛尾巴”之说,认为“离崖”和“五头牦牛”均属音译,并无史记确证,不能作为定论;“牦牛尾巴”之说认为“雅安”由藏语意译而来,但藏族兴起于唐朝,而雅州在隋朝仁寿四年(604年)即以“雅安山”得名,两者在时间脉络上相矛盾。
同时,三位专家都认同了“雅州”来自“雅安山”这一说法——“这座山”上“雅鸟群居”,是“各种雀鸟呼朋引伴、筑巢安居、群飞欢聚”的生态家园,有“雅致安宁”之意。“雅安”二字便来源于此。
青衣江上鸟儿飞 何碧秀摄
何一民
“雅州因‘雅安山’而得名”
雅安市委宣传部组织等专家、学者搜集史料、查阅典籍,董存荣撰写了《关于“雅安”之名由来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》,对“雅安”之名的由来进行了研究探讨,并撰写了调查报告。该报告字数虽然不多,内容较翔实,分别从“雅安”与“雅州”的关系、“雅安山”的位置、“雅安山”之“雅安”的由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,客观地阐述了雅安地名的来历,其结论为——雅安之地名是由雅州而来,而雅州之名是从雅安山而得名。而雅安山作为地名则与雅鸟有关。
另外,新修《雅安市志》总编室危素云也撰写了《“雅州”之名考》,分析提出了雅安得名的四种说法:
一曰:“汉源县有离崖,即蜀守李冰所凿。离即古雅字也,州以此为名。”
二曰:“今州即严道县也,以州境雅安山为名。”
三曰:“‘兹鸟’又名乌鸦,于城内栖息最多,鸦与雅字形声相近,雅安命名仿此。”
四曰:“乃‘雅’是羌语牦牛之意。”
此外,近年来在报刊和网络上也有多种关于雅安得名的说法,比较多的是任乃强先生在《雅安八县及地名考释》中认为“雅安”二字来自羌语“五头牦牛”的音译,“雅”为“牦牛”,“安”为“五”。
从《元和郡县图志》《方舆胜览》《蜀中广记》《明一统志》《读史方舆纪要》《苏诗补注》《四川通志》《大清一统志》《永宪录》《清史稿》等历史文献资料来看,几乎相关历史文献都明确记载隋朝设置雅州是以雅安山为名,其后设置雅安县也是以雅安山得名。
《元和郡县图志》是一部唐代宰相李吉甫主持撰修的一部地理总志,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,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,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。其中有多处记载了雅州的得名来历,即“因州境雅安山为名”。这是目前所有历史典籍中能够找到最早关于“雅州”来历的明确记载。此后几乎有关的记载都源自该书。
相比雅安得名于李冰离堆的说法更早更准确,更可信。
任乃强先生在《雅安八县及地名考释》中认为雅安山的“雅安”二字来自羌语“五头牦牛”的音译,“雅”为“牦牛”,“安”为“五”。任先生虽然为前辈著名学者,但此一说法是以民间传说为据,难以成为定论。雅安山所在地点为汉族所管辖之地,因而在隋朝时很难以羌人之事来命名地名,更难以此为行政区划名,因而雅安山作为地名应是汉文化地名。
至于有人认为雅安之名源自藏语“牦牛尾巴”之说更有些牵强,其观点难以成立。藏族兴起在唐代,而雅州在隋者仁寿四年(604年)即以雅安山得名,因而此说无从说起。
综上所述,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雅安得名历史悠久,作为行政区划之名与雅州有关,而雅州作为行政区划之名始于隋朝仁寿四年(604年),距今1416年,州治即在雅安山。
雅州因“雅安山”而得名,因此,雅安山之名早于雅州之设,即在隋朝仁寿四年设置雅州之前,即有了雅安山之地名。
雅安山作为地名,应是汉文化地名,而非羌文化地名或藏文化地名。
“雅”作为原始本义虽然是指雅鸟,但其后语义发生变化,“雅”在春秋以后引申为高雅、文雅、典雅,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形态。
杨世文
“赞同雅州地名来自‘雅安山’”
赞同雅州地名来自“雅安山”。
根据《元和郡县志》记载,隋朝时改名雅州,是因为州境内有雅安山,故州称雅州。根据旧志所说,州治后雅安山又名月心山,山形如月,象心字,州治左,所治右,文庙居中,皆倚山而建。
唐宋时人也用“雅安”代指雅州。如徐积《送崔主簿赴雅安》,苏轼《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》,李流谦《谢监司雅安教官到任启》(“雅安古郡,近蜀名都”)、《雅安报恩寺井铭》《雅安榜州学文》(“雅于西南未为下州,苏氏三先生大名盖宇宙,而皆滥觞于此”),魏了翁《雅州振文堂记》(“雅安南控九折,西扼灵关之塞”),等等。
段渝
“雅安得名于雅安山应该是可信的”
《元和郡县图志》《方舆胜览》《读史方舆纪要》《蜀中广记》《大明一统志》《大清一统志》《清史稿》《四川通志》等與地志和正史、地方史志等,均以雅州得名于雅安山,雅安县得名于雅州或雅安山,总之离不开雅安山。
以此看来,雅安得名于雅安山应该是可信的。关于雅安山的所在,从《舆地纪胜》的记载和《方舆胜览》所引《图经》,以及《蜀中广记》所述来看,很有可能就是“月心山”。关于雅安得名的另几种看法,如“五头牦牛”之说,纯属音训,迄今绝无任何文献记载,仅可备一说;而“离崖”之说,虽有宋以降几条记载,然亦属音训,尚无确证,故为古今與地志、史志等所不采。
专家简介
何一民,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四川大学学报(哲社版)常务副主编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、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、四川大学“211”重点学科群学术带头人、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。
杨世文,1982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,1986入古籍所历史文献学专业,1989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,从事科研教学工作。四川大学古籍所研究员,博士研究生导师。研究重点在宋代历史文献、儒学学术史及巴蜀文化。
段渝,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,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,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,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,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,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,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,四川省民族学会副会长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、巴蜀历史文化、长江流域古代文明、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。
审稿:白雨锶
责任编辑:任思瑗
来源:雅安日报 日期: 2020-08-08 08:35:16
编辑:任思瑗
北纬网 凯发k8官网登录vip的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: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(18980172300)律师
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yarbs#beiww.com(请将#替换为@) 举报电话:0835-2350262 17781610663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-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